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

服务热线:

13603420980

急救电话:

0396-8220120 2816875

  • 健康教育

    合理营养——“食”刻守护孩子营养健康!
    时间:2024-05-21   来源:驻马店市中医院

    6~18岁的学生,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,也是形成健康饮食行为的关键时期。全面、充足的营养,是身体健康的保障,不注意科学饮食,可能出现营养不足、发育不良、体重低下、超重肥胖或者其他与饮食相关疾病。应积极引导学龄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,“食”刻守护孩子们的营养健康!


    注重饮食多样,合理搭配

    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含有身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,所以需要多样化、巧搭配,科学安排饮食。

    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2种(谷薯杂豆3种、蔬菜水果4种、畜禽鱼蛋3种、奶大豆坚果2种)、每周摄入25种以上的食物,并且各类食物要有一定量,合理搭配食用。

    主食上粗细搭配,品种上荤素搭配,颜色上深浅搭配,如大米和糙米、杂粮搭配,肉类和蔬菜搭配,红绿黑白各色蔬菜互相搭配等。

    6d935af957a29b96c6526e7825a20d49_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webp

    谷类为主

    全谷、杂豆、薯类天天吃

    谷类是主食,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,是能量、B族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。

    建议谷类的每天摄入量为:7~10岁,150~200克;11~13岁,225~250克;14~17岁,250~300克;其中包括30~100克的全谷、杂豆以及25~100克的薯类。

    17ec8c8a30d2471cc48c2b4d5542a6d3_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png

    多吃蔬菜、水果

    蔬果是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以及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,推荐学龄儿童每天摄入300~500克蔬菜,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,保证每天150~350克新鲜水果,并且注意品种多样。


    做到少油少盐少糖

    油、盐、糖的过多摄入,不利于肥胖、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肿瘤等饮食相关疾病的预防。

    少盐:烹调少放盐,减少腌菜、酱菜的摄入,同时也不能忽视面条、饼干、果脯等食物中“隐形盐”的摄入。

    少油:少吃含脂肪较高的油炸食品,如炸薯条、炸鸡腿等;限制含反式脂肪酸食物的摄入,如人造奶油蛋糕、起酥糕点等。

    少糖:控制添加糖的摄入,少吃糖果、糕点、蜜饯等食物,不喝含糖饮料。


    不挑食、不偏食,不过度节食,不暴饮暴食

    挑食、偏食,影响营养素的合理摄入;过度节食,会导致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摄入不足,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;暴饮暴食,不但会加重身体的消化及代谢负担,同时也是多种疾病如急性胰腺炎、肥胖等形成的原因之一。


    要吃好早餐

    保证每天吃早餐,并留出15~20分钟的就餐时间。早餐品种尽量多样,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应占全天的25%~30%。

    早餐应包括谷薯类(如馒头、全麦面包、红薯等)、蔬菜水果(如菠菜、苹果等)、动物性食物(如奶、蛋、鱼、虾、肉等)、豆、坚果(如豆浆、开心果等)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。

    73fb6b13cf4a148d5c987ccd556e313c_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webp

    天天喝奶,足量饮水

    每天应摄入相当于300ml及以上奶或奶制品,鲜奶、酸奶、奶粉、奶酪均可。

    每天应足量饮用清洁卫生的白水。建议每个课间喝100~200ml水,做到定时、少量多次饮水,不等口渴后再喝水。

    不喝含糖饮料,禁止饮酒和含酒精的饮料。

    过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患龋齿、肥胖等疾病的风险,建议不喝含糖饮料。

    学龄儿童饮酒易引起酒精中毒及脏器功能损害,并导致学习能力下降、产生暴力或者攻击他人的行为。


    科学选择零食

    零食应选择干净卫生、营养价值高、正餐不容易包含的食物如原味坚果、新鲜水果、奶及奶制品等,但不要影响正餐。辣条、薯条、薯片等含盐、油或添加糖高的食品不宜作为零食;也不要将“三无”产品作为零食。


    合理膳食、积极运动,保持适宜体重增长

    对于已经肥胖的儿童,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,调整膳食结构,控制总能量摄入,减少高糖、高脂、高能量的食物摄入,养成规律运动习惯,并注意监测体重动态变化。


    供稿专家: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洛阳市中心医院 王朝霞

    审核专家: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付鹏钰




    上一篇: 从“足”做起——糖尿病患者怎样预防糖尿病足?请记住这3点!
    下一篇: 生理周期--你不知道的减重秘密

    急救电话: 0396-8220120 2816875

    业务咨询电话: 0396-8220265

    医院总值班电话: 0396-8220300 传真: 0396-2816462

    地址: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路西段895号

    网址:www.zmdszyy.com

    咱的驻马店

    微信公众号

    豫ICP备17020525号-1

          豫公网安备41170202411780号

    Copyright@驻马店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